管理者分享会:创业团队的建设与管理【10月19日】

发布时间 :2013年10月25日

——记2012级学员于德翔在五道口金融学院的讲座

 

2013年10月19日,EDBA2012级学员、创业板第一股——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01,以下简称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先生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以《创业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为题,与老师同学,以及众多创业者们分享与讨论了特锐德如何通过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赢得发展先机,解决管理难题,并获得巨大成就的。虽然讲座历时5小时,但会场内座无虚席,与会者们对于德翔先生的演讲也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aaa

 

特锐德是2004年于青岛崂山区创立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从创业初期23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为现今拥有4家子公司,1600名员工,总资产19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20亿元的上市公司。目前为止,特锐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箱式变电站制造厂商,以及中国最大的户外箱式变电站研发基地。2012年,特锐德的企业成功案例入选清华大学教学案例库;2013年,入选哈佛大学教学案例库。特锐德的快速发展与其团队的合理建设与先进管理密不可分。

 

在此次讲座中,于德翔先生结合特锐德自身案例,从什么人适合创业,创业机会的选择,创业前期的准备,创业团队找对人(志同道合),创业团队的融合与沟通等九个方面向与会者具体阐述了创业团队的建设、管理与提升。

 

于德翔先生认为,创业成功的标准有以下几点:成立3年以上,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当前与未来要有盈利,在市场、产品、技术、团队等四个方面掌握至少两方面的竞争力。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事实上,创业非常艰苦。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说,创业的“创”字可解释为:人在刀刃上走,可以穿着鞋——可见创业之难,要找好适合自己的鞋;“业”字可解释为:人成团队,根植土地,才有事业——可见想要立业,必须要有团队。对于创业者自身而言,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宽广的胸怀,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饱满的创业激情,同时投身热爱并熟悉的领域。

 

在创业机会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朝阳行业,处于变化中的行业,成长型行业,以及机会型行业。企业创业的时间点要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形成谐振,同时也要找到最佳市场切入点,切忌拿鸡蛋碰石头。对于特锐德而言,创业班底为电力系统出身,但并未停留在电力系统内,而是找准了新兴的高铁行业对于电力设备的新需求,为企业赢得了发展先机和长效高速的发展。而在创业前期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中,有两点比较重要:其一,不要只想象创业成功后的喜悦,而要思考好一旦创业失败谁能来救你;其二,创业团队决不能“闪婚”。患难之友仓促相约创业往往会存在问题,“臭味相投”不如“志同道合”。

 

而在叙述创业团队如何找对人的问题上,于德翔先生具体阐述了“志同道合”的概念,以及其对创业团队的重要意义。“志”即志向,是骨子里存在的梦想,是一想起来就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志”是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而长期目标又分事业型、生活型和满足型三种,不同的目标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道”是根植于思想潜意识里的东西,创业家之道就是创业家的价值观。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需要志同道合,即拥有共同的长期目标和一致的企业价值观。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特锐德采用理想目标需求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员工理想,协助其不断修正并帮助其达成,并通过企业价值观与朋友文化双轨并行的方式使员工不断浸染在特锐德企业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之中。

 

于德翔先生认为,团队建立之初,团队成员就需要在岗位、性格、专业、能力,乃至性别等各个方面达成互补。不太诚信,比较自私,心胸狭窄等五类人则不适合进入团队。于德翔先生向大家分享了特锐德用文化融合团队的理念,并举出高管金手铐、民主生活会以及亲情孝心卡等企业自身案例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详细阐述。

 

随后,于德翔先生对于创业团队的沟通、成长,以及领导力等问题也逐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讲座过程当中,于德翔先生分享了很多特锐德的团队运营机制与管理经验,如特锐德“铁匠铺”文化;分散式集团化的新商业模式;技术引进来,产品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范式;专业化、纵向化的企业发展战略等,这些难得的团队建设与管理经验不时赢得与会者们的阵阵掌声。

 

于德翔先生分享结束后,与会的创业者及老师同学们对于此次讲座的主题,以及创业过程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于德翔先生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掀起了本次活动的又一次高潮。大家通过一次次思想的交锋,对于创业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这一议题理解地更加深入透彻,并试图将其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之中。

 

上一篇: 校友动态 | 新浪网杰出闽商人物专访:2012级学员——施锦珊 下一篇: “2013年度全球最佳商学院”巴黎九大再度入围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