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09005649号-10
版权所有 PSL·巴黎九大
Executive DBA中国项目办公室
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巴黎九大高级工商管理博士(Executive DBA)项目论文答辩活动如期举行,答辩委员会由中法两国的10名知名教授组成,其中包含11场预答辩和3场正式答辩活动。
出席此次预答辩与正式答辩活动的学术官员包括:
Pierre ROMELAER,巴黎九大管理学教授,Exe-DBA 项目创始人
Hervé ALEXANDRE,巴黎九大金融学教授、银行学方向金融硕士项目主任
Bernard FERNANDEZ,巴黎九大教授,Executive DBA项目(中国)学术主任
Jean-Pierre SEGAL,巴黎九大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资深研究员
范玉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武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副主任
韩廷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世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李军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兼副主任
井润田,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副主席,评委会主席
2014级和2015级11名学员经过预答辩环节,在理论支撑力、逻辑严谨性、研究设计合理性及研究创新性等方面获得了中法教授针对性指导,学员将在接下来的半年中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完成最终论文撰写。
此外,三位同学的论文通过严格的书面评审,正式于7月2日参加正式答辩,并全部获准通过,其中更有2篇论文获得“最高荣誉”(Highest Honor)成绩评定!热烈祝贺吴虓博士、缪汉东博士、吕金和博士!
吕金和博士
论文题目:《基于身份构建视角的领导力开发的案例研究:以王品幼狮计划为例》
本文以领导融入过程概念模型和基于身份的领导力发展过程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研法对王品集团幼狮计划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适应性问题、不同层次身份构建过程以及领导力开发过程进行动态追踪。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研以及对相关典型幼狮学员的深度访谈,阐述和论证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应该如何建立领导力开发要素和怎样构建团队成员交互关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视角的领导力发展模型,结合王品集团幼狮计划案例研究了个体心理特征对于其领导者身份构建,领导力有效性构建的重要性。最后为相关企业管理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建议。
缪汉东博士
论文题目:《扁平化组织在中国的适应性分析——以中国的五个不同的组织为例》
与传统的组织结构相比,扁平化组织被认为具有更好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从1980年起,扁平化组织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为了了解中国文化环境难以接受扁平组织的原因,本研究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人仍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面子”、“信任”、“关系”和“官本位” 。海外学者Greet Hofstede(2001)研究表明,中国具有很高的“权利距离”。从需求理论出发,不难理解为什么等级体系在中国更受欢迎,因为这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来满足人们的职业发展需求。PXC咨询公司中国2015年度员工辞职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国企8.6%,外企13.4%,民企19.8%。在中国的外企被视为扁平化组织的基准,但雇员周转率远高于中国国企。
是否能够将扁平化组织应用于中国文化环境?当前,中国面临更多的全球化挑战,“一带一路”政策将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加入全球竞争,无论中国企业领导人的风格如何,都亟需适应和践行扁平化组织模式。
本文收集了300份问卷调查表,显示了职业发展需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相关性,但在年龄段和家庭背景上差异较大。在不同教授和学者的强烈推荐下,本研究对中国政府、国企、外企、中国高科技企业和民企进行了5起案例研究。定性研究结果令人兴奋:首先,与上一代相比,年轻一代对职业发展的敏感度要低得多,年轻一代更注重自己的个人趣味;其次,扁平化组织一般比层级制更好,但是太扁平的话也难以控制,在中国管理不超过7个人的时候是非常合理的;第三,新技术将有助于组织扁平化,类似微信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但仍被低估。有了这些调查结果,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几年中,扁平化组织在中国将更受欢迎。
吴虓博士
论文题目:《中国家族企业战略决策问题研究——基于海南房地产企业案例的分析》
本文在回顾前期文献研究和梳理产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战略决策模式和内容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获得多角度的分析资料,对中国海南地区两家房地产家族企业一代创始人的战略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利用当地两家国有房地产企业作为对比,揭示出企业产权性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对于其战略决策模式和决策内容的影响。
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国房地产家族企业更容易受到宏观制度和产业波动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持基业长青,家族企业创始人倾向于采用集权化决策模式。在决策内容方面,家族企业具有实施委托代理的意识和动机,但是其代理尝试最后都因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和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而失败,最后转向从家族内部培养代理人;投融资制度不健全、高金融杠杆带来的破产可能性以及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导致家族企业偏好低负债的融资决策,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原罪问题使得家族企业倾向于选择长期投资决策;在扩张方面,家族企业基于自身优劣势分析构建了“以现金流项目支撑未来明星项目”的滚动发展模式,并且在新兴业务布局方面明显领先,其多元化程度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从目前进展来看,能够综合考虑自身产权特征和外部环境影响而进行战略决策的家族企业不仅成功渡过了多次经营危机,实现了家族企业的存续,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但是长期绩效如何还需继续观察。以上分析结论对于拓展家族企业战略决策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同时对于促进中国家族企业治理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价值。
完成博士论文只是第一步,毕业校友们将继续借助Executive DBA项目搭建和对接的全球性平台,继续从事知识分享、经验传授、研究发表、著作出版、思想交流和理论创新工作,成就名副其实的“企业思想家”,为社会贡献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