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09005649号-10
版权所有 PSL·巴黎九大
Executive DBA中国项目办公室
在2014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审核之后,经过半年的进一步研究和潜心准备,巴黎九大高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项目2012级首批共有15名学员符合条件,于2015年5月23日—24日在清华大学参加论文预答辩,接受中法双方学者的现场评审。
在预答辩阶段,学生不一定要求完成全部论文,但需至少达到“科学根据/科学有效性”的水平,需要在以下方面达到要求:
- 管理方面的研究问题;
- 基于现有实践与知识的研究问题;
- 研究问题与理论框架;
- 认识论的方法及研究设计;
- 设计、数据及方法的组织
- 现有的方法及资源(例如:实证研究)
虽然只是预答辩,但博士生们经历了完全类似于最终答辩的模式和流程。每一组答辩委员会至少由四名教授组成,中法双方各两名。与中国不同的是,法国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中包含学生的博导(Supervisor),其余包括两名审核员(Reviewer),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的第四官员。
此次预答辩分成A、B两组,答辩评审委员会由11位杰出的中法教授组成:
Pierre Romelaer,巴黎九大教授,若干国际期刊主编或编辑
Jean-Francois Chanlat,巴黎九大教授,DRM-CREPA研究中心主任
Hervé Alexandre,巴黎九大教授、法国高校银行与金融培训项目的总负责人
Bernard FERNANDEZ,巴黎九大教授,高级工商管理博士项目(中国)学术主任
Jean-Pierre SEGAL,巴黎九大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资深研究员
朱武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副主任
范玉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洪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工程系主任
李军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兼副主任
张世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张陶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预答辩过程中,学员将博士论文以PPT形式在答辩评委组面前进行呈现,按照研究缘起与选题的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设计、核心概念界定、案例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今后的研究建议依次进行20分钟的限时阐述。
学员论文阐述完毕后,针对论文涉及到的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文献综述、概念模型、数据来源和分析、研究方法、案例选择、假设检验、结论和研究局限性等方面,答辩评委组分别从结构性、逻辑性、创新点、学术规范、信度和效度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出问题,通过学员的作答进一步明晰论文特征,从而为学员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阶段性研究建议。
同学们专业的表现赢得了答辩评委组的高度肯定。所有同学的研究课题来源于所在行业与企业的管理实践,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除了建立理论模型,还通过对比中外多种案例来验证研究假设,进而推动管理理论的发展。譬如(仅列举部分案例):
王奎同学以自身亲身经历、为期5年的组织变革案例来支撑命题研究;
孙甚林同学选择了自己从事20多年、深有感触的房地产行业,进行房地产相关多元化方面的研究;
陈荟伊同学结合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乐华梅兰的管理实践进行DIY模式在中国的探索研究;
张涌森同学以切身体会,引领中小制造型企业关注品牌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李然和施锦珊同学围绕国家城镇化建设,分别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租赁模式”和“基础设施租赁资产私募证券化”这两个重要议题进行实证研究;
林毅同学以其多年的行业经验、嗅觉和兴趣,大胆挑战“互联网思维下的管理创新”这一时代性命题;
正如朱武祥教授在答辩点评时说道:“此次论文非常符合DBA风格,是以问题及设计为导向,检验新的问题,并设计新方案去解决,集中于怎样去做。这正是区别于传统PhD论文之处,PhD论文是去检验以往已存在的大量历史样本,审视经典理论。因此选题方向是非常好的。” 也正如范玉顺教授所说:“作为国内率先开展的工商管理专业博士教育,学员现有研究成果超出预期,非常有价值!”
2012级预答辩期间,适逢2014级学员参与《组织研究:跨文化管理视角》课程,23日当天答辩结束后,项目组特别精心策划师生晚宴,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清华卓尔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策理教授的主持下,2012级、2014级、2015级全体学员与中法教授共聚一堂, 2012级学员与师弟师妹分享答辩经验及心路历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中法教授切磋学术话题。
为期两天的预答辩活动转瞬即逝,大到课题方向、理论界定、研究价值及意义,细节到理论模型、样本量数据、中外案例研究对比、数据可靠性、多样性及参考文献数量等方面,答辩评委均进行了十分详尽的点评,经由此环节,学员们进一步明晰学术规范和自身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半年的研究路径了然于胸。
2012级首批正式论文缴交截至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并将于2016年3月份参加正式答辩,届时项目将迎来首批毕业生。经过三年半潜心修读和研究,除收获人生哲学、管理智慧和研究成果外,学员们还将拥有巴黎九大这一世界名校的博士头衔。